傳說故事
“抓飯、烤肉、面旗子,饞得人流哈拉子(口水)”,提起新疆美食,當地順口而出的就是這句民謠,凡在新疆生活、工作的人不論身在何處,對新疆特色美食總是回味無窮。
扁豆面旗子是我們新疆回族人獨有的傳統佳肴,屬于湯飯的一種,老名稱叫“雀舌頭飯”,半個世紀以前,窮苦人家缺少食物,就拿一小把面揉和搟成薄薄的面皮,用菜刀切成細小菱形的薄片,放進開水鍋里,撒點鹽,再放一些蔥花和扁豆,煮熟后就湯而吃,它是一種家庭的主食,也叫“貧民飯”。
以(yi)后人們生活水平逐(zhu)漸提高,特別是70年代(dai)以(yi)后,這種(zhong)純香(xiang)、自然、原汁、原味,現在人叫“綠色健康營養食品”的美味佳肴逐(zhu)漸退出了千(qian)家萬(wan)戶,只有(you)極少(shao)數45歲以(yi)上的人有(you)些記憶(yi)。
新品面世
“扁豆面旗子”研制成功后,在胡子王飯莊先送給吃完大菜、喝過酒的食客免費品嘗,許多客人好奇的看著這新鮮的從未沒見過湯飯,等吃完后大呼“過癮”,消息一下子傳開,好多遠道的客人幕名專程來品嘗,半年后,被食客普遍認同,田國棟先生看到了扁豆面旗子的市場價值,并對這一傳統的民族小吃進行了注冊。
幾年時間里,在田國棟先生的帶領下,其姊妹6人,先后在烏昌地區鬧市地段開了六家店面,每家店面開張前,他都按傳統習俗請阿訇念經祝福;每家面店開張后都是賓客爆滿。《烏魯木齊晚報》曾經這樣報道,“吃胡子王扁豆面旗子,就像打仗一樣;因為吃的人多,開票的開票,搶位子的搶位子”。
醫院的醫生向病人推薦,青(qing)年夫婦帶著老人來(lai)品嘗他們(men)“久(jiu)違”的湯(tang)飯(fan),沿海來(lai)做生意(yi)的人吃完后請求到內地開加(jia)盟(meng)店,外國游人吃完直翹(qiao)大拇(mu)指,年青(qing)朋友在(zai)休(xiu)閑之余(yu)專門到胡(hu)子王扁豆面旗子店里來(lai)加(jia)餐……
扁(bian)豆面旗子這種純香自然、原(yuan)(yuan)汁(zhi)原(yuan)(yuan)味,又不加膨灰,經濟實惠的(de)快餐湯飯迅速(su)得到了各族各界人(ren)士的(de)歡迎和(he)認(ren)同,不論下里巴人(ren)或(huo)者陽春白雪(xue),無論年老(lao)還是年少,不論國外(wai)還是國內,吃(chi)(chi)胡(hu)子王扁(bian)豆面旗子成為一種“榮耀”,一種”時尚”——“走,我(wo)帶你去吃(chi)(chi)一種你從未吃(chi)(chi)過的(de)東西(xi)!”,成為好多人(ren)的(de)口頭禪。
飯店主營:
傳(chuan)統(tong)類:烤(kao)全(quan)羊(yang)、珍珠丸子、澆汁加沙、黃燜羊(yang)肉(rou)、過油(you)肉(rou)、炒烤(kao)肉(rou)、蔥爆羊(yang)肉(rou)、溜(liu)三片、家常魚塊(kuai)、糖(tang)醋里脊等。
創新類:手撕羊肚子(zi)、麥粒羊肉(rou)、脆皮米腸、尖椒(jiao)爆肚子(zi)、綠豆面烤肉(rou)、清(qing)燉羊排(pai)
主食:面旗子、炸油香、蒸油香、蕎面、撥刀子、米(mi)飯(fan)
企業信息:
烏(wu)市五(wu)一路(lu)店地(di)址:烏(wu)市五(wu)一路(lu)97號(星光夜市頭)
電 話:0991-5563987
烏市鐵路局(ju)店地址(zhi):烏市鐵路局(ju)紅(hong)樓旁(pang)
電 話:0991-7881613
烏市(shi)文藝路店地(di)址:烏市(shi)文藝路3號(人民電(dian)影院旁(pang))
電 話:0991-8192355
接(jie)待(dai)能力:可接(jie)待(dai)100人(ren)
烏市(shi)南(nan)胡店地址(zhi):南(nan)胡路與西虹(hong)東路交匯處東北角(勞(lao)動街車(che)站)
接待(dai)能力(li):上下2層,可同(tong)時接待(dai)300人
驗證碼:
匿名發表
出疆旅游電話:0991-2671000 0991-2310325 18999981856 | 新疆散客旅游電話:0991-2310325 18099695348 18999832796 |